第(2/3)页 …… 明成祖时期! 拂晓的阳光透过紫禁城奉天殿高耸的琉璃窗棂。 也洒落在案几上摊开的下西洋航图之上。 朱棣手指轻拈着航海图的边缘。 他目光停在那条通往“古里国”的航线,面前的郑和正恭敬地奏报: “陛下,船队已整备齐全。” “其携带的丝绸与瓷器较前次增加两成。” “新增火炮三十门,可保行程无虞,也足以震慑诸国,扬我国威。” 一侧,身披铁甲的张辅躬身呈册,甲片反射出冷冽光芒,声音铿锵: “陛下,大同、宣府两卫的粮秣与军衣皆已备妥。” “只待陛下一令,便可挥军北上,荡平残寇,永固北疆。” 朱棣闻言频频颔首,手指在“满刺加”的标注上轻轻一点,语气沉稳: “西洋通商,当以互惠为本。” “要让列国知我大明之盛,同时换得珍稀之物!” “而北征蒙古,则须速战速决,不可困将士于苦寒。” “帝王之权,不为逸乐,只为兴邦护民。” 言犹未尽,殿外天色突变。 一束鎏金光贯穿殿顶,映在墙上,化作一幕惨淡画面—— 残破的台城宫阙,蛛丝覆梁,一名披褪色袈裟的老者蜷伏角隅—— 面颊削瘦、唇裂渗血,双手死死捧着空碗,气息微弱。 “啪!” 朱棣攥紧航海图,指节泛白,图纸在他掌中被捏得褶皱不堪。 他猛地将航图掷回案上,龙袍下摆鼓动生风,声色俱厉: “为君不图进取,困囚仍不思复国,反以绝食示志——此等行径,岂非负天下苍生?” 他步履生风,立于殿心,眼中精芒闪烁: “朕命郑和下西洋,乃扬国威、通万邦,筹北征者,为护疆土、保黎民!” “帝王之责,在于担当,不容苟且!” 怒声震动梁柱,尘屑纷落。朱棣指向天幕中那萧衍的幻像,声色愈沉: “彼早年平南齐,原可为治世之君,却终沉佛法之幻,将国政抛诸脑后。 四度入寺,皆令群臣倾府库赎回,原本赈灾济民之财,被他尽投虚妄佛事!” 他冷哼一声,语若刀锋: “侯景叛乱,本其自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