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两年-《穿成满级大佬的掌心宠[六零]》


    第(3/3)页

    红豆不为所动,“没水没电又怎样?小时候我们还在老家如意村的时候,不也是没水没电?那样的日子我过过的,四姑,有你在,我不害怕!”

    三月中旬,姑侄俩带着孩子,与科研团队里的其他人又开始了大迁徙。

    辗转三四天,一众人终于来到了灵溪县城。

    邓高云和陈一程担心老师和师妹们的安全,索性花钱雇了一辆运输车,把桃桃她们连人带行李全都拉上,一个科研点、一个科研点的沿途放人。

    桃桃第一次看到邓高云的实验温棚和实验田,还看到了老师的两个实验基地……

    邓高云的实验温棚和桃桃的差不多,但是桃桃才起步,还没搞实验田。老师的两个实验基地已经运行好几年了,绿洲附近已经郁郁葱葱,出产不少瓜果蔬菜,能供给附近的单位和老百姓了。

    可真让人感到振奋呀!

    桃桃十分艳羡,“我也要尽快跟上老师和师兄的步伐!”

    邓高云笑道:“得了吧,你也不看看我和老师的这几个温棚已经做了多少年了!你那温棚才是神仙速度!再说了,我们这儿只种树,你那儿还育人呢!说起来,应该我们向你学习才对!”

    桃桃掩嘴轻笑,“那大家一起进步呀!”

    两天以后,桃桃终于来到了她的实验基地——灵溪绿洲。

    她的归来,让绿洲里的人们欣喜若狂!

    男人们都上工去了,不在村里。女人们呼啦一下子围了过来,质朴的脸上露出欢快的笑容——

    “白同志!你可总算回来了!”

    “飞飞妈,我们好想你呀!”

    “白同志你快去看看你的温棚!我们给你照顾得好好的,一点儿没闪失!”

    “白同志你这一路辛苦了!”

    “呀,飞飞长高了好多!墨墨也长大了一点!”

    桃桃也笑着和女人们打招呼,并且把红豆介绍给周春妮。

    周春妮惊喜地看着红豆,十分感慨,“哎呀不得了,红豆现在长得这么漂亮了!以前啊,红豆都只有那么一点点……”说着,周春妮还比了个手势,意思是以前的红豆小小的。

    说着,周春妮又让自己的四个孩子过来,和红豆打招呼。

    红豆也笑眯眯的向周春妮和她的孩子们打招呼。

    她也还记得以前周春妮的模样儿,不得不感叹,眼前的周春妮虽然染上了岁月的风霜,但性格和气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周春妮,有种故作姿态的娇、气质阴郁,为人刻薄又自私。现在的周春妮,泼辣爽利,大气又大方。

    然而让红豆感到真正诧异的,是……

    为什么这里的村民们对她四姑这么热情?

    当然,这个贫穷的村落……也让红豆隐约觉得,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不那么好过。

    傍晚时分,生产队里的男人们收工回来了。

    听说白桃桃回来了,蒋宏志和兰采珠都高兴坏了,连忙跑到了科研站。

    村民们太热情,本来桃桃想自己做饭的,肖晴娟抢着帮她做。为了不消耗桃桃的粮食,她又喊妞妞回家去做饭,意思是她和妞妞还是吃自家的……

    吃晚饭的时候,村民们索性在科研站下边儿的沙地那儿燃起了一堆篝火,村民们捧着自己的饭碗,全都赶到这儿来,和桃桃一家子共进晚餐。

    红豆分到了一大碗白粥,这是肖晴娟做的,然后还有一大盘子的炒杂菜,豆角、丝瓜、茄子什么的混炒,味道居然还不错!周春妮给了桃桃一家一人一个大烙饼,红豆也有。烙饼上涂点儿豆腐乳,吃起来有滋有味儿,再喝上一口浓稠软绵的白粥……

    直舒服!

    不过,红豆还是很惊讶自家四姑在这儿受爱戴的程度。

    尤其是,生产队的两位大队长和桃桃聊天的内容,很像是在汇报工作。

    ——去年的文化课竞赛搞得怎么样?谁是总冠军、谁是擂主?是你们几个吗?真好!哎,有兴趣报考函授教育吗?没事儿,不懂可以问我,我每年都会呆在这儿好几个月……

    ——去年的活树率是多少?真的?不错嘛!真是一年比一年好了!哪个区域、哪些树种的存活率比较高,记录了吗?成,那明天我好好看看,咱们把那营养液再改良改良,今年的树种好好培育,明年会比今年更好!

    ——你俩的温棚里都种了些什么?大伙儿分到的菜够吃吗?我在京都给你们联系了几个棚布厂。我的意见是,大家再辛苦一段时间,把温棚里种出来的菜,卖给卫星城。筹到的钱拿去买棚布,咱们正儿八经的建大棚,大规模种植蔬菜,卖给附近的单位!反正他们天天都要过来取水,然后每天都带点儿新鲜蔬菜回去,岂不是比派人去镇上、去城里买,省交通费用?相信我,他们一定会同意的……

    ——蒋哥,兰姐,是时候在村里建个小学了。你们别怕,我和我侄女儿会暂时担任授课老师的,蒋哥的文化程度也厉害,他也可以教,另外,春妮姐和晴娟姐也能教……先由我和我侄女儿来开个头吧!

    ……

    一顿热闹的晚饭吃完,红豆大约明白过来,为什么这里的村民这么喜欢自家四姑了。

    因为四姑是实打实的在建设这个村落!

    从第二天起,蒋宏志和兰采珠开始筹备灵溪绿洲小学的开张。

    村里有两个生产大队,13岁以下的孩子共有七十人。

    桃桃提出了要求:要配两间教室,合适的桌椅,两块黑板、粉笔适量,铅笔、作业本若干,教材她来想办法。

    教室倒还好解决。

    ——因为这两年土豆产量大了,蒋宏志年前让人多造了几间仓库出来。现在只要把仓库收拾得紧凑一点儿,可以匀出两间空仓库当课室。

    条凳和桌子么,但凡是家里有娃的要来上学的,桌椅必须自带。

    黑板?

    蒋宏志让人拆了几个木箱,拼凑成黑板、再刷上黑色的油漆……干透了以后,这就是黑板了!

    可是——

    粉笔、铅笔和作业本,包括教材都需要花真金白银的钱!

    前头村民们已经要集资买软膜扩大温棚规格了,现在哪还挤得出钱来?

    愁得蒋宏志准备去把自家的口粮土豆卖了……

    桃桃拦住他,不让他这么干。

    她写了一封电报内容,让蒋宏志去城里,给程竹君发了一封电报。

    大约过了五六天,一个过路的车队把桃桃要的东西全都捎了来。

    有一至六年级的各科课本,每套五十份;有五百本作业本;厚厚的信纸一大摞;铅笔几百支;粉笔两大纸箱……

    这些花用的全是桃桃的钱。

    蒋宏志和兰采珠的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桃桃跟他们约法三章:以后每一年生产队里的集体收入,必须要拿出百分之五的钱,花用教育上。

    今年才刚起步,先花着她的钱,这没关系。从明年开始,灵溪绿洲得花他们自己的钱来给村里的孩子们上课了。

    蒋宏志与兰采珠十分感激桃桃。

    一个月以后,灵溪绿洲小学开张了!

    名誉校长:白桃桃。

    校长:蒋宏志。

    副校长:兰采珠。

    代课老师:白红豆。

    代课老师:白桃桃。

    代课老师:周春妮。

    代课老师:肖晴娟。

    代课老师:蒋宏志。

    代课老师:兰采珠。

    除了桃桃,其他人全然没有教学经验。

    没关系。

    在开学三天之内,桃桃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课,其他的老师们坐在台下和孩子们一块儿听讲,学习经验……

    桃桃的讲课风格特别活泼浅白。

    本来大家都挺紧张、挺严肃的,看到……原来桃桃老师是这样授课的?再看看,好像孩子们也很喜欢、很容易接受?

    大伙儿终于放下心来。

    后来,红豆也大着胆子上台讲课……

    蒋宏志也试过,孩子们很喜欢上他的数学课。

    周春妮、肖晴娟之前在冬假课里给大人们上过文化基础课,也上过专业课……还是比较有经验的。

    兰采珠文化水平不行,但在前几天的时候,桃桃联系了县城里的一个小学,让兰采珠去那儿跟着小学里的体育老师上了好几天的体育课。

    兰采珠学了几套广播体操回来,又买了秒表、跳绳、皮尺回来,教孩子们赛跑、跳绳、立定跳远……

    孩子们天性好动,当然是最最最喜欢上体育课的!

    与此同时,桃桃的科研工作也没落下。

    好在她条理清晰,掌握住科研日志。再加上村民们感激她为村里的付出,当她要去给村里的孩子们上课的时候,村民们会回报她,帮她做温棚里的实操,还会按她的要求把一切数据登记好……

    等到桃桃有了空,只要复核过实操数据,再将数据汇总了誊抄到日志上去。

    当年五月,红豆要回松市参加高考。

    桃桃拜托蒋宏志送红豆回乡,周春妮也头一回带着孩子们,跟着蒋宏志一块儿去了一趟他的老家。

    当月,兰采珠主持第一季土豆丰收。同时扩建了四座大温棚,开始了大面积的蔬菜种植。

    六月,蒋宏志一家又回到了绿洲。大型温棚的第一季蔬菜丰收,蒋宏志和桃桃和好几个单位签下了蔬菜供应合同。

    七月,桃桃收到了家里拍来的电报,说红豆已被清大录取,九月入学。当月,生产队开始了第二季土豆的播种。

    八月,蒋宏志、周春妮、肖晴娟与村里的其他几个人赴县城参加全国统一函授考试。大多数人全都一次通过了学科考试,这让大伙儿充满了信心!这带动了其他人,跃跃欲试的也想参加函授考试……

    九月,又有几家单位和绿洲签订了蔬菜供应合同。

    十月,桃桃带着孩子们,与科研队的师兄师姐们汇合。临行前她细细交代蒋宏志和兰采珠,冬假课不能耽误,温棚种植也不能停,她的科研项目要看顾……

    第二年,也就是一九八一年,桃桃依旧一心扑在工作上。

    灵溪绿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绿洲的面积已经扩大了一倍有余,村里的四座大型温棚扩大成为六座,基本可以供应方圆100公里内的所有单位与老百姓。

    当然,这也是因为……

    大西北地广人稀的原因。

    现在灵溪绿洲已经不是极度赤贫村了。

    虽然也还是穷,但村民们能吃饱肚子,还能在饮食上玩出点花样来了。再加上这些年一直在受教育,人的精神面貌很不错。还在蒋宏志和兰采珠的领导下,干出了不少先进事迹……

    桃桃很乐意看到这一切。

    不过,到了八一年的十月中旬,正当桃桃准备带着孩子们回京时……

    她突然收到了一封加急电报。

    电报上简洁地写着几个字:

    ——宋熙病危,速归南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