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时两边的众道士仍旧吟唱敲打不绝,老道士的剑舞也愈来愈热烈。夜风将法坛上的五色布条吹得四散飞舞,场面又是热闹,又是可笑,严谨肃穆的皇宫中竟能有如此儿戏般的一幕,委实令人想象不到。 皇帝持了八样不同的法器,绕了八个大圈,上了八次香,斋蘸仪式才算完毕。世宗皇帝龙心大悦,大赏道士,每人赐一袭新道袍,一锭黄金,又对严嵩厚言称赞,说这青词写得果然好极,赏赐他十万两白银。严嵩叩头谢恩,欢天喜地的退去了。 谢太监和凌昊天等侍卫都跟着退出了太和殿,谢太监向严嵩笑道:“首辅大人,今夜的斋蘸之会可殊胜得很啊。”严嵩笑道:“都仰赖谢公公相助,严某怎会不知感恩呢?”从怀中拿出一张一万两的银票交给谢太监。侧头看到八个侍卫在一旁,想起他们背着自己从端门狂奔到万寿宫外,才不致误了时间,便又掏出一迭银票,每人打赏了两千两银子。众侍卫喜上眉梢,连忙跪倒谢恩。严嵩摆了摆手,径自出宫去了。 远处梆声响起,五更打过,东方透出曙光,一夜便这么热热闹闹地过去了。侍卫们拿了赏赐,都乐不可支,更未抱怨这一夜的折腾。凌昊天回到东三苑宿卫房,只觉得所见所闻极为不可思议;这皇宫之中有天下最谨慎严密的防卫,同时也有世间最荒唐无稽的举止。若不是亲眼见到,他绝对无法想象大明皇朝的命脉竟是掌握在这么一个鬼迷心窍的皇帝和这样一对贪婪鄙俗的父子手中。 凌昊天在房中躺下,将当夜发生的事情细想了一遍,心思停留在那个出现在严世蕃花园中的黑衣女子。她出刀之快,下手之狠,显然身负极高的武功,绝不是寻常人物。凌昊天回想她冰冷的眼神,心中疑惑愈深,决意要打探出她的来历。 〔作者按:根据史书记载,世宗皇帝中年后迷信道教,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在一次离奇的宫女刺杀案后,世宗逃过一劫,不敢住在皇宫中,便迁居西苑万寿宫,终日忙于丹药祥瑞,奉玄祷祀,创下了二十余年不上朝的纪录。祷祀仪式需用书面表文焚告天帝,这表文是在青藤纸上书写朱字,因此称为“青词”。世宗相信青词的好坏影响祷祀是否灵验,极为重视,因此对擅写青词的大臣青眼有加。当时入阁大臣如夏言和严嵩等都靠着擅写青词邀得皇帝宠信,而严嵩子严世蕃亦是书写青词的高手。〕 父子对骂了一阵,严世蕃仍旧不肯写,严嵩急了,让身边侍卫上去抓住儿子。众侍卫一拥而上,将客人驱散了,七手八脚地制住了严世蕃。严世蕃的手下也不甘示弱,冲上来和严嵩的侍卫对打,后院登时乱成一片。 就在这时候,忽有一个客人闪身向严嵩冲去,从袖中翻出一柄短剑,往严嵩胸口刺去,竟是想趁乱刺杀他。严嵩身边的侍卫都去抓严世蕃了,毫无防备,眼看这一剑刺下,严嵩不死也是重伤,旁观众人还未来得及反应,严嵩还未来得及惊叫出声,一团黑影陡然从花丛中窜出,闪在严嵩身前,叮的一声响,挥匕首格开了那客人手中短剑,白光闪处,那客人的咽喉喷出鲜血,翻身跌倒在地。 众人这才看清,出手相救严嵩、杀死刺客的是一个全身黑衣的女郎,手中匕首在灯笼照耀下发出蓝色的寒光。严嵩身边的几个侍卫脱口叫道:“冷眼煞星!” 但见那女子的一身黑衣如与四周的黑暗融在一起一般,分不出界限,苍白如雪的脸上毫无表情,细而直的眉毛之下一双清亮的眼睛,眼中露出极冰极冷的光芒,若不是见到她眼珠微微移动,还以为她整个人是以冰雪雕成,不似活人。院中各人转头见到她,都不由得感到身上一凉,全静了下来。凌昊天见她身手出奇,不由得留上了心,但见到她的眼神,心中一震:“这眼神我看过的!是谁?” 那女子向众人环视一圈,便收起匕首,消失在花丛之后。 严嵩回过神来,见儿子呆呆站在一旁,冲上前揪住他,喝道:“贼小子,你这院中怎会有刺客?”严世蕃摇头道:“我也不知道?这人我从来没见过。”严嵩道:“这事情我定要追究到底。眼下皇上圣令要紧,你还不快写青词?” 严世蕃此时酒醒了些,忙提笔写了一张青词给老爹,将老爹和太监都送出门去,便又回去醉生梦死了。 严嵩、谢太监等急急赶回皇宫,眼看时辰就要到了,谢太监体弱,严嵩年老,都跑不快,宫中又不能骑马,陆指挥使看在眼中,忙叫道:“快让侍卫们背两位跑一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