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康熙时期! 乾清宫西暖阁的晨光透过精雕窗棂,柔和地洒落在案上。 康熙指尖握着狼毫朱笔。 他视线停在奏报上“河段堤坝加固完毕可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字句,眉峰微微舒展。 身侧,张廷玉侍立,双手捧着河南巡抚呈上的后续赈灾清单,低声禀报: “陛下,去年黄河决堤所波及的河南百姓,九成已领到赈灾粮款,各地粥厂仍在运作。” “春耕将至,还需调拨稻种发放到农户,确保农时无误。” 康熙轻点头,将朱笔放入笔洗。 就在此时,殿外天色骤变。 原本柔和的晨光,被一道鎏金光辉切穿—— 光线如丝绸般铺展在暖阁墙面,霎时浮现出一幅令人震撼的画面: 台城宫殿破败,梁柱满布蛛网,地砖上堆落枯叶与尘土。 一名身着褪色袈裟的老者蜷缩在角落。 颧骨凸起如嶙峋石块,嘴唇干裂渗血。 双手死死攥着空陶碗,每一次呼吸都微弱得似随时消散。 伴随的旁白缓缓响起,语气满是悲悯: “南朝梁武帝萧衍,赌气绝食七日而亡,梁朝随之倾覆,百姓流离失所。” 康熙缓缓放下奏报,神色陡然凝重: “萧衍早年其实真乃英主之才!” “你看他刚建梁朝时,减免赋税、兴修水利,江南粮价甚至比南齐时期低了三成,百姓称其‘贤君’。” 康熙的声音平静,却自带千钧之重,目光转向张廷玉,语气缓缓而深沉。 “可到了晚年,萧衍却仿佛换了魂魄!” “将‘舍身出家’视作功绩,每回都要群臣耗费巨额银两将他赎回。” “那些钱,本是从黎民赋税中抽取,用于修城固防、犒劳军士的血汗钱,他却全数投入虚无缥缈的佛事!” 康熙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向乾清宫金瓦上折射的晨光,语气愈显沉郁: “政务荒疏,待侯景叛乱之时,朝堂上竟无一人可领兵出战。” “若他被囚后能稍忍一时,表面顺从、暗中招旧部,凝聚人心,哪怕微末之机,也能延梁祚。” “可他偏执己见,以绝食为‘气节’,拿性命去赌,说什么‘朕乃天子,岂能向逆贼低头’!” “他固然保全了所谓‘帝尊颜面’,可江山与黎民又如何?” “叛军入城,洛阳、建康尸横遍野,这一切,皆因他那妄念所致!” “若此不称昏君,又称何物?” 张廷玉肃然叩首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