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圣明如陛下所言!” “萧衍一生,可谓‘勤以立业,执以覆国’的明证。” “他执于佛理幻象,误以为诵经祈愿可保社稷!” “执于帝名虚誉,妄想以绝食留芳,却忘帝王之道在于守土安民。” “臣请旨——宗人府须即刻强化宗室子弟教化。” “每月设‘史鉴之课’,由翰林学士主讲南梁盛衰。” “再剖析萧衍自贤君至昏主的蜕变,使宗室明悟——帝王若生执念,言行皆可动国祚。” 康熙颔首,视线重新落在案上那份黄河奏报,指尖轻点“加固堤防”几字: “允奏。” “再添一道谕旨——” “命各省督抚于官学设‘务实篇’,以萧衍之事为戒,编成浅白讲本,由学官每日宣读。” “教导学子,治学以实为本,为上以民为基,切勿重虚名轻民生。” “朕要天下士子明白——读书修身,乃为济世安邦,而非逃避尘世。” “臣遵旨!” 张廷玉俯身领命,语气庄重而笃定: “臣当即召宗人府、顺天府及各省督抚。” “三日内传达圣谕,从京畿至地方,从宗室至庶生,不容一丝虚浮之风蔓延!” 此时,天幕光影渐隐,金辉散尽,西暖阁重归宁静。 康熙复拾奏报,翻至次页——乃山东巡抚请疏运河事。 他凝神细读,指尖停在“征调民夫三万”处,落笔批注: “工钱必足额发,严禁克扣,可自国库另拨银两,毋使百姓受苦。” 批完,他放下朱笔,目光投向窗外。 庭院中腊梅将放,晨光温柔,青砖映辉——恍若清初安泰之景。 康熙心念暗转——江山似黄河堤岸,日常须勤修慎守。 若君心起执,懈怠修补,再坚实的堤防,也会被叛浪冲塌。 萧衍之祸,断不可重演。朕要以勤政为桩,以务实为基,使大清基业长固、黎庶安宁。 张廷玉捧旨,恭声道: “陛下,臣即行督办。” …… 乾隆时期! 圆明园西洋楼,晨光穿透玻璃穹顶,洒在波斯毯上,照得案上英吉利怀表闪着银辉。 乾隆倚在西洋软榻,手中拨动怀表,听太监尖声奏报贡单: 第(2/3)页